孫子兵法的精神?期貨交易策略 孫子兵法的精神?
名聞古今中外,廣泛應用在軍事、政治、商場等領域的孫子兵法,試闡述其特色精神為何?
壹、緒論 一、 研究動機、目的 事出必有因,絕無空穴來風之事!
學生之所以會選擇《孫子兵法》來作為論文研究的題目,我想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是大二是有次做軍訓報告題目就是《孫子兵法》讀後感想,當時算是我與《孫子兵法》的第一次接觸,對於書中出現的一些十分耳熟能響的經典名句,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者也」,「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看到這些從小隨處可見卻不知其出處的句子,我感到十分的雀躍欣喜,當時並未有足夠的時間細細品味瀏覽,故當下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花點時間研究這本兵家秘典。
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學生一年後將參加預官考試,而考試單位今年將考試科目做了大幅更動,赫然發現《孫子兵法》名列其中,因此更激起學生勢必徹底讀通該書的慾望與信念,此外學生亦想到若有幸一舉通過預官考試,將成為英挺昂然的軍官,對於帶兵及若干軍事理論、戰術運用皆需有初步認識,希望藉著研究《孫子兵法》能補足自身孤陋膚淺之軍事戰略知識。
本計劃主要研究目的,在於透徹地研究孫子兵法的十三篇內容,探究其對中國傳統軍事文化的深遠影響,以及國際間相當程度重視與推崇的原因。
另外學生試著從歷代前人的研究中,匯整關於孫子兵法的缺失與疏漏之處,以期能從更多的角度,綜合思考孫子兵法的價值與特色所在。
二、研究範圍 《孫子兵法》全書共分十三篇,篇名分別是<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全部有六千餘字。
《孫子兵法》迄今最早的傳世本為銀雀山西漢墓中發現的殘簡,當中又有<吳問>、<四變>、<皇帝伐赤帝>、<地形二>諸篇,有人認為是十三篇之外的佚文,也有人認為是後人偽託之作,因目前仍未能做出確實的論斷,故學生保留這部分不論,只探討較無爭議的十三篇《孫子兵法》。
學生將研究重點擺在孫子生平及其思想、《孫子兵法》內容、特色、缺失研究,以及綜合探討孫子兵法對當世及後世的影響。
三、研究方法 (一)蒐集閱讀原著及相關資料先精讀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再閱讀研究有關探討或評論孫 子兵法的書籍、期刊、論文、網路資訊等,並對《孫子兵法》的特色、價值、 對當代及後世的影響等部分加以深入探究。
(二)分析統整 以原著和相關評論為依據,分析釐清後世誤解的部分(如:作者、淵 源、缺失),並進一步統整《孫子兵法》對後世的影響及價值所在。
(三)撰述成篇 在收集有關《孫子兵法》的相關資料充足後,學生將針對作者孫子開始著手敘述,細述其生平與思想,並將其生平大事以孫子年表呈現,除此之外進一步研究《孫子兵法》十三篇,概述其內容大要,逐一探討其淵源、特色、價值、缺失,最後綜合分析《孫子兵法》對當代及後世的影響。
貳、孫子生平及其思想 一、孫子的生平 孫武,字長卿,又稱孫子,齊國人,約生於春秋末年[1],可能與孔子同時,其先祖田書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封食邑於樂安。
作為將門之後,孫武自小耳濡目染。
年輕時即醉心於軍事研究,並對擊劍頗為擅長。
其後,齊國發生內亂,孫武與其家人避亂於吳國,乃在吳隱居數十年從事研究,並擷取春秋二百餘年之戰爭經驗及教訓,而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
當伍子胥由楚奔吳時,即深知孫武之才能,推薦孫武與其兵法於吳王闔閭。
吳王每讀完一篇,莫不稱頌,欲試其兵法於婦人,孫武乃命吳王愛姬為左右隊長,三申五令約束之,婦人視軍法如兒戲大笑之,孫武欲斬左右隊長,吳王請勿斬也,孫武對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斬之,其餘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
2吳王因此知孫武能用兵,重用為上將軍,與伍子胥合力輔助吳王治國理軍,以圖霸業。
孫武視楚國為吳國霸業的最大阻力,與伍子胥共同制定擾楚之策,甚收功效。
公元前五○六年,吳王起兵三萬攻楚,以孫武為將,乘楚不備,發動突擊,五戰五勝,破楚二十萬之眾,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伐楚大功告成。
孫武在吳國戎馬爭戰三十年,戰功卓著,名聲顯赫,當時諸侯各國無不曉孫子之威名,故史記司馬遷曰:「闔閭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名顯諸侯,孫子與有利焉。
」3其後因楚地處置事宜,違背孫武初志,遂辭官歸隱。
其卒年不詳。
二、孫子的思想 研究孫武所著之《孫子兵法》,可得知其受到儒家《易經》、道家《老子》和法家法治思想的影響甚鉅。
(一)受儒家影響 《孫子兵法》雖為一論述謀略爭戰之兵書,但其部分內容亦顯示了受儒 家「仁義」思想的薰陶,如在<地形篇>中提到將領必須「視卒如嬰兒、視 卒如愛子」;又如在<謀攻篇>中孫子提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 兵,其下攻城」的見解,亦說明只要是能透過政治途徑去解決矛盾、去戰勝 敵人的,應力求用政治途徑這個不流血的戰爭形式去解決,直到最不得已時 才動用武力、進行戰爭,顯示出孫子認為戰爭勢必勞民傷財、流血衝突,乃 下下之策也。
《易經》乃一哲理深邃的巨著,內容蘊含千萬變化,兵家並不是取法《易 經》形而上學或是占卜的內容,而是採用其變化、發展的原則。
孫武用兵強調陣法、指揮組織需將「奇正」作循環無窮配合運用,使其「急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4;又如在<虛實篇>中提到的「致人而不致於人」,便是要牢牢掌握戰略上的主動權,能做到有效地「避實擊虛」,使敵不知其所守,亦不知其所攻,而我方則能隨心所欲,攻守自如,無往不勝。
另外在<九變篇>中,更是孫子專論兵法中靈活機變的一篇。
在此篇中, 孫子強調用兵必須知「法」,必須「修道而保法」,但如果只會硬套而不精於權變,則既「不能得地之利」也「不能得人之用」,因而精於權變才是用兵的法中之法。
由此看來《易經》變化無窮的特性實乃孫武用兵之神髓所在。
(二)受道家影響 《老子》一書,談及戰爭之事,以為「兵為不祥之器」,《孫子兵法》中 <始計>篇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應極度審慎行事;<作戰>篇亦云:「兵聞拙速」即速戰主義,同樣源自於「兵乃凶器」的觀念。
又如<軍形>篇裡的「先勝而後求戰」,決不僥倖求勝,此乃因為《老子》 主張「無為」,孫武將此種思想用之於不僥倖求勝。
另外孫子並不認為用兵者一再的貪求交兵取勝是件好事,如此反而會耗損掉兵力資源,因此「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5,諸如此類,對照《老子》與《孫子兵法》處處可得到印證,相互呼應,由此可知,孫武用兵受到《老子》的影響頗大。
(三)受法家影響 《史記》中記載吳王命孫武試其兵法於婦人,婦人視軍法於無物,孫武欲 斬之,吳王請勿斬也,孫武此時採絕對尊軍法而行的態度,回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此為例證之一,另外其兵法中亦處處可見法家思想的影子:如<計篇>中談及軍中賞罰務必嚴明、確實,在<謀攻篇>中再三強調將領命令須明確下達並執行之…等。
另外,孫子在<九變篇>中提到了「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 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
凡此五者,將之過也, 用兵之災也。
從孫子重法治、尚廉潔的治軍態度來看,法家的思想的確深植孫子的心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份量。
學生認為軍事領域有其獨特的生態,還是 必須要靠法治嚴格約束才能順利維持的。
參、《孫子兵法研究》 一、《孫子兵法》的內容大要 《孫子兵法》全書共分十三篇,篇名分別是<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全部有六千餘字,基本上是以權謀為經線,以戰爭的一般進程為緯線來組織的。
如此佈局之下,使兵法十三篇既能各自獨立成章,更是一個有機整體的呈現。
就其內容來說,《孫子兵法》前半部的<計篇>、<作戰篇>、<謀攻篇>三篇因為都是探討有關軍事學的基礎理論和戰略問題、決定勝負的基本條件…等,所以可看成是一組,<形篇>和<勢篇>兩篇都是探討軍隊實力部隊調動的情形,所以也是一組,<虛實篇>探討戰略謀劃與戰術用兵上的虛實問題,是自成一組。
在後半部的<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五篇比較徹重的都是運用戰術和地形學的研究,所以可看成是一組。
<火攻篇>、<用間篇>則因為討論戰爭中比較特殊的兩個問題,所以可以擺在同一組做比較。
以下依《孫子兵法》十三篇篇名順序作概略粗淺的介紹: (一)<計篇> 本篇是在考察戰爭的論題下,從人事與自然、主觀與客觀兩大範疇提出了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
孫子在開頭便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6,一句話點明了研究戰爭的重要性,接著便從「道」、「天」、「地」、「將」、「法」五個方面列舉了決定戰爭勝負的社會和自然的種種客觀條件,然後提出傳誦千古的名言:「兵者,詭道也」7,在此觀點統帥之下,列舉了將帥發揮主觀能動性,轉化矛盾,造成有利戰爭態勢的情況,進一步闡述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條件。
(二)<作戰篇> 本篇從戰爭對國家人力、財力、物力的依賴性出發,注重論述了「兵 貴勝,不貴久」的用兵原則,提出了「因糧於敵」,借敵人利物力「勝敵而益強」的策略主張。
因糧草為大軍出境,耗費最大且必需的戰略資源,高明的將領必會從敵方奪取糧草,能就地從敵方奪取糧食一鍾,就相當於自己從本國運出二十鍾。
最後孫子再一次的強調這個觀念:「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8。
(三)<謀攻篇> 本篇注重論述謀劃進攻的原則。
孫子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必 也全爭於天下」為謀攻的最高原則;主張以優勢兵力與敵作戰,反對弱小軍 隊的硬拼;指出了慎擇良將,充分發揮良將的主動性對於取得戰爭的勝利、 對於國家安危的重要性;進而從預測勝利的途徑歸納出「知己知彼,百戰不 殆」的軍事至理名言。
另外,孫子並不認為用兵者一再的貪求交兵取勝是件好事,如此反而 會耗損掉兵力資源,因此「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9,成為他再三對將領耳提面命的字句,亦可說是孫子個人相當 獨特的見解。
(四)<形篇> 本篇論述了有關軍事實力「形」的一系列論題。
首先作者主張「先為 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勝兵先勝而後求戰」,主張爭取勝利要建立在自 己實力強大的基礎上,也就是不打沒把握、沒準備的仗。
接著論述了戰爭中 「隱形」的問題,孫子認為「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 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10。
最後孫子主張以絕對優勢之「形」,勝敵於 未萌,勝敵於易勝,勝敵於必然。
用兵則必勝任裕如,舉兵必克,而不主張 打艱苦持久、勝負未卜的消耗戰。
(五)<勢篇> 孫子所謂「勢」,是指揮員在充分運用已有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最大限 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巧出奇正,巧用虛實,出其不意的造成對敵要害部位 具有致命力量的戰爭態勢,這一個過程為造勢;在「勢」形成的最佳時刻發 動攻擊,此即任勢,任勢的關鍵,孫子稱為「節」,有「勢」無「節」,「勢」 必白費。
在此篇中孫子對「勢」一傳神恰當之比喻,那就是「善戰人之勢, 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11。
(六)<虛實篇> 本篇論述戰略謀劃與戰術用兵上的虛實問題。
在本篇中孫子對戰術上的 虛實應變有三原則:第一、要牢牢掌握戰略戰術上的主動權,能做到「致人而不致於人」便能有效地「避實擊虛」,便能使敵不知其所守,亦不知其所攻,而我方則能隨心所欲,攻守自如,無往不勝。
第二、必須不斷地、深入地掌握敵我雙方不斷變化著的情況,除了戰前的必要掌握之外戰爭中,還要採取「策之」、「作之」、「形之」、「角之」等種種手段掌握敵情,探明虛實,以便「因敵變化」。
第三、要「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虛者實之,實者虛之,虛虛實實,讓敵人無所依循,心生困頓。
(七)<軍爭篇> 軍爭,即指兩軍相對而爭奪致勝條件、爭取戰場上的主動權。
本篇即論 述了軍爭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孫子認為軍爭的原則乃是「以迂為直, 以患為利。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 12接著孫子進一步的指出軍爭是利害相關的,能處理好迂與直、利與害的 辨證關係,洞察各方面的情況,便能在不同的戰線上去有效地爭利。
在本篇中出現了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爭之法」:「其疾如風,其徐如 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
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13。
(八)<九變篇> 本篇是兵法十三篇中專論靈活機變的一篇,它集中體現了孫子用兵的辨 證法思想。
孫子認為用兵必須知「法」,必須「修道而保法」,但如果只會硬套而不精於權變,則既「不能得地之利」也「不能得人之用」,因而精於權變才是用兵的法中之法。
《孫子兵法》之所以享譽全球,歷久不衰,便是因為它講求的是靈活機 變,能因時、因地、因人而有萬千的變化使用。
在此篇中孫子提出將領有五個方面的危險因素,是用兵上的大害,素質上的缺陷:「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
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14。
(九)<行軍篇> 行軍,意指在執行戰鬥任務中處置使用軍隊也。
本篇論述了將領在執行戰爭任務中如何處置軍隊的問題,分處軍、相敵、附眾三個方面進行。
在第一部份中詳實的論述了在各種不同地形條件下的處軍原則; 在第二個部分則一次列舉了三十二種情況來闡述如何判斷敵情,例如:「敵 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15;最後提到附眾問題, 必須要以政治、教令教育士卒,要以軍紀、軍法來統一步調,如此才稱得上成為必勝的軍隊。
(十)<地形篇> 本篇是從客觀上來論述廣闊的地理、地貌條件對戰爭的影響。
孫子指出 「地形」是用兵之助,如果將帥不善於用兵,不善於利用地形,其戰鬥失敗則「非天之災」。
本篇可分為四個部分:在第一個部分,孫子將「地形」分成六類,相 當具體的指出各種類型條件下的用兵原則;第二個部分則列舉了「六敗」的情況-走、弛、陷、崩、亂、北,這些都不是客觀自然條件不好所造成的,而是將領們的過失所導致的;第三部分是說明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主將必須善於利用,考察研究地形的險易、遠近、判明敵情方能必勝。
最後孫子為本篇做了結論:要百戰百勝必須善於治軍必須「知彼知己」、 「知天知地」,只有全面熟練地運用自然與人事的一切條件,才能「勝乃不窮」。
(十一)<九地篇> 本篇闡述了不同地理環境下的作戰原則和處置方法,並詳細的論述了 適用於各種環境條件下的重要戰略和治軍原則。
九地,指各種複雜的戰地,九,極言其多。
孫子在本篇中提及善於用兵的人,他指揮的部隊就像常山的蛇「率然」一樣:「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16。
言簡易賅的道出行軍中環環相扣的奧妙所在。
另外孫子特別強調一個觀念:將領在授與士卒任務,必不說明其意 圖;要告訴他有利的條件,不告訴他危險的一面;把士卒投入危亡境地, 士卒才會拼死奮戰獲得生存。
孫子形容兩軍交戰,必須「始如處女,敵人 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17般的令敵軍難以預料與抵抗。
(十二)<火攻篇> 本篇主要論述了火攻的種類條件和實施方法,篇末強調國軍與將帥對 戰爭要慎重從事,指出君主不可因為一時憤怒而發動戰爭,將領也不能因為一時惱火而下令作戰。
孫子認為火攻的種類有五: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而發動火攻一定要依據一定天時,具體點火要有恰當日子。
火攻之時必根據五種火攻所引起的情況變化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從敵方內部放火,則派兵在外策應。
在本篇的最後,孫子重視戰爭而又慎重用戰的想法,讓他留下了一段 軍事至理名言:「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為不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和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18。
對戰爭務必要慎重從事的觀念在兵法十三篇中是一脈相承的,尤其是 跟開宗明義的第一篇<計篇>的開頭遙相呼應:「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9。
(十三)<用間篇> 本篇論述間諜的重要性、種類和使用方法,提出了「不可取於鬼神, 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20的唯物主義觀點。
孫子認為使用間諜有五種:有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間諜,一起使用就沒有人能夠知道其中的奧妙,「是為神紀,人君之寶也」21。
由此可知用間是戰爭中的戰略偵察手段,孫子給予極高評價,極其重視,因此特別闢專章論述,這是源自其「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一貫思想。
孫子認為彼方情實「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 取於「知敵之情」者,因此應不惜爵祿百金而用間,否則為「不仁之至」。
孫武最後特別強調用間要「微妙」、「聖智」,否則「不能得間之實」,並要注意選擇「上智」為間。
這些理論至今仍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二、《孫子兵法》的淵源 在戰爭頻仍的春秋末年,軍事理論已成為各國君主重要的關注問題,孫武出 身於軍事世家,作為將門之後是其研究兵法總結軍事理論的得天獨厚的有利條 件,因此學生認為《孫子兵法》之著成有其時代與人為二者缺一不可的因素,茲 分述如下: (一)時代背景: 孫武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極大動盪、大變革、大分化於一體的時代,衝 突、錯綜複雜戰爭連綿不斷,新興地主階級向貴族奪權、平民起義、國與國之間的利害糾葛,演化為各種各樣的衝突與戰爭,再加上鐵器的大量使用亦改變戰爭的若干型態,舊式的戰術思想早已不敷需要,遭到唾棄,新的戰爭理論在數百次頻繁的戰爭實踐中滋長,理論應戰爭需要而產生,戰爭又激盪出新的理論,在孫子之前早已發展出一套又一套的戰略思想,它們或多或少都催生了《孫子兵法》的現世。
如:現已亡佚而被孫子引用過的古兵書《軍政》、《兵法》…等。
所以《孫子兵法》正是在這個特殊時代的召喚下產生的,它是歷史發展之必然,也可以說是時代的需要,造就出這本集當時豐富的軍事實踐和理論大成的軍事著作,孫子是躬逢其盛,恰巧站上了時空交錯的第一線上罷了!
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由於春秋戰國時代戰爭的型態規模和武器各方面都異於往昔,單憑武勇和技術是不夠的,因此在諸子百家中便出現了軍事思想和理論方面的專家,而諸侯也競相網羅人才,以求富國強兵之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兵法」便正式確立了。
(二)人為因素: 從西元前五三二年奔吳到西元前五一二年見吳王,孫武在吳「避隱深居,世人末知其能」達二十年之久,期間博覽群書,費盡心思,方著成其新血結晶兵法十三篇。
自《孫子兵法》的內容看來有一顯著之特點--即其以哲學為基礎,並藉此達到其戰爭藝術化的完美性。
譬如他在<勢篇>中提到的奇正之變,<虛實篇>中的虛實之變,<九地篇>中的九地之變,<火攻篇>中的五火之變…等皆蘊含了奇與正、常與變、仁與忍、生與死的哲學至理,不但適用於戰爭與戰略,亦可用於戰術與戰鬥;既能用於軍事,亦可用於經濟與政治。
而此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哲理主要淵源於儒、道、法三家。
在《孫子兵法》中處處可見受到孔子「仁義」思想的薰陶的痕跡,如「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還有取自易經千變萬化的戰術運用;亦可察覺到老子「無為」思想影響了孫子不強求、不強取的態度;而賞罰嚴明、嚴格約束則是擷取自法家的智慧。
可以想像孫子雖隱居吳地二十載,勢必處處留意時代之變化以及各家思想的發展,雖說孫子處於百家爭鳴的亂世,受到各家的薰陶影響是必然的,但他能夠取各家之精華而去其糟粕實屬難得,《孫子兵法》的寫成是中國人的驕傲,它雖是時代變化之必然,但能夠由孫武來擔當此一偉大的歷史使命,卻不是一項偶然!
三、《孫子兵法》的特色 綜觀整本《孫子兵法》,可以窺見孫武在兵法思想上有因襲先賢智慧之處,而在戰術運用上屬於自己的獨特創見亦比比皆是,學生才疏學淺,綜合前人研究及自己的觀點,略將《孫子兵法》整理出以下七點最具特色之處: (一) 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 孫子認為戰爭指導者欲使自己的決策正確,必須要使決策符合客觀實際;而欲使決策符合客觀實際,則必須明確知道敵我雙方在政治、軍事、地形、經濟…等全方位的狀況。
在《孫子兵法》中孫子不僅揭示了這條規律,更明白的指出實現這條規律的基本途徑:如在<地形篇>中「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在<用間篇>中「五間俱起,末知其道,是為神紀」以及<行軍篇>中的「相敵三十二法」都是知敵之情的方法和手段。
孫子再三的強調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唯有充分的知悉敵我的條件與狀況,方有必勝之把握「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經過二千多年來的戰爭實踐證明,確有其顛撲不破的真理所在!
(二) 提出了「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的治軍原則 孫子主張先愛、先教、後使令、後罰,有點類似今日國軍採用的「愛的教育,鐵的紀律」孫子認為應教化、愛護士卒,如<行軍篇>中「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地形篇>中「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豁;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光有教愛仍是不足的,孫子又從另一管道--嚴罰來雙管齊下。
孫子重視教令,兼行賞罰,強調治軍要嚴,士卒必須訓練有素,如此一來將帥帶兵能夠先帶其心,便能夠得心應手,隨心所欲的率領士卒們進行各種使命,到達「雖赴水火猶可也」、「指揮三軍若使一人」的程度。
孫子不但提出獨特的先教後令、先賞後罰的治軍原則,其自身更能夠力行實踐之,效果卓著,此亦為其人其書的另一項特色。
(三) 靈活機動、出奇不意、以石擊卵的戰術思想 在整本《孫子兵法》中孫子關於戰術問題的論述,在十三篇中可謂比比皆是,但取其戰術思想之精要來說就是靈活機動、出奇不意、以石擊卵這三點。
靈活機動--孫子認為將領要善於針對各種不同情況,靈活採取各種因應方法,以掌握戰場上的主導權,如<軍爭篇>中孫子提到作戰要能「因敵變化」、「懸權而動」,充分強調了作戰中靈活機動的原則,其目的在於「致人而不致於人」。
出其不意--孫子認為戰術思想的重點就在於攻敵人之不備,出對方之不意,如在<勢篇>中「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揭示了要真正取得戰鬥勝利的訣竅就在於當正兵交合時,巧設奇兵,求戰術上的出敵不意,才能直接實現戰略的意圖,也只有善於出奇,「勝乃不窮」。
以石擊卵--孫子認為不管敵我雙方實力強弱,在戰術運用上務必集中優勢兵力,以實擊虛。
如<虛實篇>中「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所與戰者約矣!
」 (四) 闡明了戰爭與政治經濟的關係 孫子認識到政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條件,政治上能得民心,戰爭便能得到民心,則必然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謀攻篇>中孫子提出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見解,說明了孫子以為只有政治衝突發展到「不得已」時才進行戰爭,戰爭是受到政治制約的,其為政治的另一表現手段,亦是最後的表現手段。
另外孫子認為戰爭必須依賴國之財力、人力、物力,戰爭必須先注意到國家的經濟力。
<作戰篇>中「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指明了經濟力是戰爭的保證和前提條件。
除此之外孫子還注意到了戰爭引起的財務緊張、物價高漲、後勤長途運輸…等問題,並提出其個人獨特的見解於二千多年前,實屬難得!
(五) 爭全、主動、求勢的戰略思想 孫子所追求的戰略權謀的最高原則是爭全、主動、求勢,三者融為一體,其核心便是求勢。
爭全即「必也全爭於天下」,孫子以為大至「全國」、「全軍」,小至「全伍」,除此之外,以敵全服,全殲為上,破而勝之為次,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則為「善之善者也」,乃孫子最為推崇的。
主動即「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認為戰場上的態勢瞬息萬變,因此爭奪主動權是一刻也不能放鬆,能夠牢牢的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才是「善戰者」。
如<虛實篇>中「先處戰地,以利使敵人自至,以害使敵人不得至」便是個例子。
求勢即「求之於勢不責於人」,孫子認為戰略決策的最高準則是以勢取勝,而不是苛責命令部下去浴血苦戰取勝。
孫子強調將領應以權謀,以其指揮藝術,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這項最高準則便是「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六)採用辯證的思想方法 孫子在對戰爭的考察研究中,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事物矛盾對立的一系列現象,勝負、強弱、虛實、奇正、安危、死生、遠近、攻守、迂直、得失…等,除此之外,孫子亦體認到對立的雙方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敵弱則我強、敵怯則我勇,例如在<虛實篇>中「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正好為孫子對雙方戰力條件相較而改變的想法下一個不錯的註腳。
不僅如此,孫子尤為難得的發現任何事物都會有某個面是特別的,是富有戰略進攻價值的,如在<虛實篇>中「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孫子以為在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強中有弱,弱中亦有強,強大之敵必有虛弱之處,嚴密的防務必有較為薄弱的環節。
若想顧及全面而分散兵力,看似無懈可擊,其實處處是漏洞。
孫子的這些思想充滿了哲學上正反的辯證方法,此亦為《孫子兵法》之一大 特色!
(七)重智輕勇的將領觀念 孫子認為一個良好的將帥應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個要素,這種說法在當時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原因無他,人們總會把將與「勇」很直接的聯想在一起,將亦多以猛將、勇將而得意,孫子卻把智放在第一位,勇則退到第四位,這是因為武藝只是將帥的根本,不能不會武藝,但僅有武藝是絕對不能成為一個好將帥。
其原因有二:其一為在孫子看來真正的良將,應具備有機敏的政治頭腦,懂得戰爭和政治攸關,能夠謀求「伐謀」、「伐交」的策略,否則將只是一介武夫,不足為「國之輔也」; 其二為將領帶兵作戰應「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能「知己知彼」、「知天知地」能微妙的運用間諜,能巧設奇兵、靈活機動這些都必須要上智之將領來達成,原本將帥的根本職責便在於運籌帷幄、組織指揮,但孫子提出擔任此一職責需具備的素質,將「智」至於各要素之首,這些都是孫子所獨創而特殊的地方。
四、《孫子兵法》的價值 《孫子兵法》的價值可從以下三個方向去探討: (一)內容豐富完整 《孫子兵法》共十三篇,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完整的軍事理論著作,書中不僅深入的闡述戰爭與政治經濟的制約關係,也提出了爭全、主動、求勢等戰略思想及出其不意、靈活機動、以石擊卵等戰術運用,並揭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歷來被兵家奉為圭臬,而且被廣泛的運用到社會、政治、企業經營管理等領域。
(二)帝王將領的教科書 魏武帝曹操不但用兵模仿孫武、吳起,更為《孫子兵法》作注並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注深矣」。
唐太宗李世民亦善於用兵,在《唐李問對》中紀錄他與李靖討論兵法,太宗讚嘆的說:「吾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皇帝如此,更不用說中國古代的其他著名的將領,莫不以孫子的兵法為行軍、佈陣、作戰的重要指引。
(三)中國軍事文化代表 《孫子兵法》可說是中國古代的「兵學之祖」,是中國軍事文化的代表,司馬遷在《史記》中亦大力的讚揚:「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
繼《孫子兵法》之後,著名的兵書還有《司馬法》、《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唐季問對》,後世合稱為《武經七書》。
自宋以後,被列為兵學的教科書,為歷代王朝武試選拔將領時考試的主要內容,而《孫子兵法》一書的重要性更是各書之冠,明茅元儀云:「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推崇至如此境地,在兵書中亦只有《孫子兵法》有此能耐!
五、《孫子兵法》的缺失 《孫子兵法》值得吸取的精華是豐富的,但作為人類發展的一定階段的產物,《孫子兵法》在今天看來上有一些不足,它並非是十全十美的理論,世上亦不會有絕對的完美,《孫子兵法》有些缺失,如具有濃厚的愚兵思想、後勤思想易衍生道德正當性的問題、未對戰爭的性質作分析,以下幾個部分便是進一步的探討其瑕疵之處: (一)濃厚的愚兵思想 <九地篇>中「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 知……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 來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將軍之事也。
九地之變,屈伸之利, 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由這些字句不難看出充斥著濃厚的愚兵思想,由於 當時教育並不普及,士兵以未受教育者居多的情況下,愚兵容易而有效,更 何況戰場乃死生之地,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為求勝利也必須要愚兵,所以 孫子稱之為「將軍之事」、「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但由於孫子重視的是將領,過分的強調了將領的作用,認為是「生民之 司命,國家安危之主」,而看在孫子的眼中,士兵卻像是一群牛羊般,驅之 東則東,驅往西則西,不需告訴其目的原由,當然孫子有他在戰略運用上的 考量,不能告訴士兵太多,但說穿了便是將士卒當棋子般的指使,貫徹其愚 兵的詭計,這些較為黑暗的思想都可以算是孫子理論有所不足之處。
(二)後勤思想易衍生缺乏道德的正當性 在<作戰篇>中「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提到的後勤思想是基於效益原理,藉由「因糧於敵」、「取敵之貨」、「善卒養之」等行為來暫時紓解軍需補給的燃眉之急,達到節約國家資源的目的,但卻缺乏道德的正當性與軍紀方面負面的影響,如「因糧於敵」、「取敵之貨」易養成士卒如盜匪般的掠奪敵營,軍紀易因而敗壞甚至轉而掠奪燒殺民眾,造成民怨沸騰,兩種不同效果的分寸拿捏,是將領該相當慎重的。
另外上述的做法因缺乏正當的道德性,容易造成民心背離的嚴重後果,因為天下人心歸向於王者之師,若是民眾見到的是如匪類般掠奪行為的軍隊,當王師已淪為草寇屆時,民心盡失,勢必會付出昂貴的政治代價,孫子在提及此後勤思想時,完全著眼於軍事上的後勤補給思想,未能同時兼顧到其可能帶來的負面政治效益,此為其百密一疏之處,類似此種的缺失在《孫子兵法》中時有所見,政治與軍事雖說息息相關,環環相扣,欲兼顧得體亦屬難事,套句孫子自己說的話:「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故亦不需過於苛責之!
(三)未對戰爭的性質作分析 以現代戰爭來說,就戰爭原因而言,可區分成宗教戰爭、種族戰爭、思想戰爭…等;就程度而言,可區分為有限戰爭、無限戰爭;不同性質的戰爭在之前的備戰、作戰指導及戰後的處理方式皆有所不同,《孫子兵法》作為一部軍事理論的專書,竟未在首章<計篇>中開宗明義的為戰爭的性質作分析、歸納,以致看來內容有些缺乏,這算是《孫子兵法》一個不小的缺失,一般來說,就孫子未能對戰爭的性質做出分析,有以下兩種的解釋: 1.戰爭型態單純: 以《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所能見到的戰爭型態仍十 分的單純,因此並無法提供孫子足夠的素材,以作為戰爭性質的分析。
2.侵略稱霸的思想: 《孫子兵法》一書本為孫子進獻吳王闔閭而著成的兵書,內容自然充 滿著濃厚的稱霸思想,一切的謀略作為,皆以能否貫徹「國家利益」為最高的考量,如在<火攻篇>中有云「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正說明了孫子利動的原則,故孫子可能認為分析戰爭性質是枝微末節之事,並無益於戰爭侵略的霸業,故無所著墨。
(四)通篇未見忠君忠國思想 《孫子兵法》六千餘字,通篇卻看不見一個「忠」字,武將不忠,後果 易造成將帥專權,甚至軍閥割據的亂局,孫子以協助吳國稱霸為己任,孫子自己卻不言忠,勢必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及難言之隱,一般來說《孫子兵法》未言忠有以下兩種說法: 1.孫子不得不避談之: 孫子為齊人,在吳為將,其兵法乃孫子獻於吳王闔閭之作,若言忠君則吳王首先應效忠於周天子,如此一來等於是孫子推薦給吳王的稱霸計劃乃不忠之事,吳王必無法接受;若於書中言忠國,則孫子為齊人而在吳為將,豈非自打嘴巴,吳王又怎會信任其效忠吳國,是故孫子不言忠,是避免為難吳王和自己,索性通篇皆不言忠。
2.革命征誅的思想 當時的儒家思想認為忠君是有條件的,即君先有禮,君先孝慈才忠之,而孟子更為露骨的提出「聞誅一夫紂也,未聞弒君也」這種革命征誅的思想,對於忠君觀念自然是造成嚴重的衝擊,而「兵」處於這樣的漩渦之中,是很容易動輒得咎的,所以孫子乾脆略而不談,是有其時代背景因素的考量。
肆、《孫子兵法》對當代及後世的影響 一、《孫子兵法》對當代的影響 (一)輔助吳王建立霸業 孫武苦心孤詣的蓄積二十年的時間,著成《孫子兵法》一書,在伍子胥的七度力薦之下,得以晉見吳王闔閭,因在與吳王對話之中,孫子展現出其精闢新穎的心血結晶,得到吳王賞識被任命為將軍,此後戎馬征戰數十年,孫子建立了許多不可磨滅的功勳,其中大半功勞自然來自於其瞭然於心中,見招拆招、實地運用於真實戰場上的著作--《孫子兵法》。
由於當時吳王闔閭極欲稱霸諸侯,決心同實力強大的楚國作戰,在適時的重用大智大勇的孫武,其用人不疑的態度更是令孫武死心踏地的效忠,決心以其兵法十三篇輔助吳王成就霸主地位。
孫武在面對強大的楚國,首先採取的是擾楚、疲楚的計劃,削弱其實力,後實際運用<計篇>中「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策略,從唐國、蔡國迂迴至楚之側後,五度攻入楚國都城郢,完成「西破強楚」之功,西元前484年吳軍在艾陵重創齊軍,西元前482年黃池會盟,吳國取代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一部兵書影響了大時代的國際局勢,這可稱得上是《孫子兵法》發揮了對當代最大的影響!
(二)為當代最佳軍事教科書 荀子曾說:「善用兵者,感忽悠闇,末知其所以出,孫吳用之,無敵於天下」。
韓非子更是說過:「今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
孫武絕非紙上談兵之人,而是個具有豐富戰爭經驗的軍人,他的著作《孫子兵法》,更是一本切合實際的將道教科書。
在這本教科書中,不但教的是如何治軍、如何用兵以及為將所必備的一切知識,講的正是將道的精華,我們可以說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孫子個人的得失榮辱只是不起眼的一小點,並不是非常的重要,但他寫出的教科書《孫子兵法》卻具有真正不朽價值,不僅在當代發光發亮,更對後世的名將,構成永恆的教訓。
二、《孫子兵法》對後世的影響 (一)被廣泛的應用到社會政治經濟管理等領域 《孫子兵法》不但享譽中外軍事領域,而且更被廣泛的應用到軍事之外的社會政治經濟管理等各種領域,被人們珍玩讚嘆不已,其影響之深遠恐怕是孫武當年向吳王上書時所始料不及的。
1.社會政治領域 《孫子兵法》以哲學為基礎,故在其十三篇中若干至理名言既可用於戰爭與戰略,亦可廣泛的用於政治等領域,孫子認為唯有以實力為後盾的伐謀、伐交,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才不會淪為空談,亦即軍事戰爭只是一種手段,是最不得已時才為之,其目的是為了達成某些政治上的意圖。
孫子在<謀攻篇>中提到「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必也全爭於天下, 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亦即以創造真正和平為目的的戰爭指導或國家戰略,不但可應用於軍事上在政治上,亦有為雙方保留情面,以成為日後盟友做準備的高妙藝術。
2.經濟管理領域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便有人把《孫子兵法》應用到經濟貿易上而獲得 顯著成功的例子。
根據《史記‧貨殖列傳》的記載,范蠡、白圭等人皆曾把兵法運用在商業方面而獲得卓越的成就,白圭更曾口述:「吾冶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學生綜合前人的研究認為《孫子兵法》可應用於商業上的可歸納為以 下三大方向: (1)在<作戰篇>中提到的「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應用於企管的領域便是會做生意的人是絕對不會賠錢,但也絕對不會放棄任何賺錢的機會。
(2)在<勢篇>中提到的「巧用虛實,巧出奇正」應用於商業領域便是平時必須正派經營,但又必須隨時掌握商機,「機不可失」 於打仗和做生意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3)在<用間篇>中提到的「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孫子非常重視情報,認為是全部戰略計劃的基礎,這點亦可應用於企業界資訊的傳輸交換情報的綜合處理。
(二)影響遍及世界五大洲 《孫子兵法》不但在我國歷代戰史中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在國際上也享 盛名。
《孫子兵法》的輸出遠在唐朝即開始,唐武則天時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於西元734年把《孫子兵法》、《吳子》等帶回日本,至德川幕府時期興起研究熱潮,自那時起日本研究《孫子兵法》的著作不下一百六七十種,應用該書於軍事、經濟層面獲得成功的日本人比比皆是。
西元1782年《孫子兵法》由耶穌會會士阿米歐神父譯成法文《孫子兵法》更傳至西方世界,先後有法、英、德、捷、俄、朝鮮、越南、馬來西亞、希伯來文等國文字的譯本相繼問世,儼然受到世界各國普遍的關注與重視。
尤為難得的是1988、1990年先後在大陸召開兩屆國際性《孫子兵法》學術研討會,不僅推動了在軍事科學領域中的《孫子兵法》研究,而且還推動了在其他領域中更廣泛深入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獲得古今中外眾多軍事名將的背書與肯定,舉凡法國軍事 才拿破崙總不忘在馬上鑽研《孫子兵法》;英國名將蒙哥馬利對《孫子兵法》讚揚備至,認為應把它列作世界各國軍事學院的教材;美國已故總統詹森的著作中更是經常援引孫子的觀點,可見孫子在世界軍事文化中具有一席重要的位置這是無庸置疑的。
伍、孫子及其《孫子兵法》研究之結論 一、總結孫子及其《孫子兵法》 孫子為將門之後,自小對武藝耳濡目染,年輕時即醉心於軍事研究,並對擊劍頗為擅長。
其後,因齊國發生內亂,孫武與其家人避亂於吳國,乃在吳隱居數十年從事研究,並擷取春秋二百餘年之戰爭經驗及教訓,而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
而伍子胥深知孫武之才能,推薦孫武與其兵法於吳王闔閭。
吳王對其兵法見地讚譽有加,試其兵法於婦人,孫武乃命吳王愛姬為左右隊長,三申五令約束之,婦人視軍法如兒戲大笑之,孫武以「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宣示其治軍態度之嚴謹,不容許等閒視之。
吳王因此知孫武能用兵,重用為上將軍,與伍子胥合力輔助吳王治國理軍,以圖霸業。
公元前五○六年,吳王起兵三萬攻楚,以孫武為將,乘楚不備,發動突擊,五戰五勝,破楚二十萬之眾,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伐楚大功告成。
《孫子兵法》雖為一論述謀略爭戰之兵書,但尤其內容看來受儒、道、法三 家思想之影響頗深。
「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見解,為儒家仁義思想的體現;精於權變的用兵思想則跟易經脫離不了關係;「兵者,國之大事」,審慎行事的慎戰精神及「兵聞拙速」的速戰主義,都有道家思想影子的存在;著名的「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軍中賞罰務必嚴明、確實,則是受法家思想所影響,孫子處於春秋百家大鳴大放的時代,然而影響孫子思想最深的還是儒、道、法三家。
《孫子兵法》一書,在兵法思想上有因襲先賢智慧之處,而在戰術運用上屬於孫武自己的獨特創見亦比比皆是,可以將它整理出七點最具特色之處: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提出了「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的治軍原則;靈活機動、出奇不意、以石擊卵的戰術思想;闡明了戰爭與政治經濟的關係; 爭全、主動、求勢的戰略思想;採用辯證的思想方法和重智輕勇的將領觀念等七點特色。
《孫子兵法》具備的三大價值為:為我國第一部內容豐富完整、有系統的軍事理論著作;為歷代著名的帝王將領行軍、佈陣、作戰的重要指引;為兵學之祖、中國軍事文化的代表。
《孫子兵法》並非是十全十美的理論,其瑕疵之處有以下四個方面:為求勝利,將士兵視同牛羊般的驅東驅西,所採行濃厚的愚兵思想與政策;不當的「因糧於敵」、「取敵之貨」等行為來暫時紓解軍需補給的燃眉之急,卻易缺乏道德的正當性與軍紀方面負面的影響;作為一部軍事理論的專書,卻未能在首章<計篇>中開宗明義的為戰爭的性質作分析、歸納,以致看來內容有些缺乏;通篇不言「忠」,武將不忠,易造成將帥專權,甚至軍閥割據的亂局。
《孫子兵法》亦為當世及後代帶來了深厚而遠大的影響,以當世來說有:孫武實際將兵法用來對付強楚,不但完成「西破強楚」之功,更是一舉祝吳王成為當時的霸主;另外《孫子兵法》不但教的是如何治軍、如何用兵以及為將所必備的一切知識,講的正是將道的精華,使得該書真正成為不朽的軍事將領教科書。
對後代的影響則是:《孫子兵法》被廣泛的應用到軍事之外的社會、政治、經濟管理等各種領域,被人們珍玩讚嘆不已;《孫子兵法》除了在我國歷代戰史中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影響亦遍及世界五大洲,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
二、對《孫子兵法》的總評論 綜觀《孫子兵法》一書,文風質樸,語言簡鍊,例如<九地篇>中寫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
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以文字將用兵之精要描述的十分貼切、生動,音韻鏗鏘,頗有氣勢,難怪劉勰會在《文心雕龍》中稱道:「孫武兵經,辭如珠玉」。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將兵書分為四類:權謀、形勢、陰陽、技巧。
《孫子兵法》則被列入權謀類,屬於以談兵略為主的兵書,但若深入探究其內容,其實不難發現它是兼及形勢、陰陽、技巧的理論。
《孫子兵法》共十三篇,<計>、<作戰>、<謀攻>是「兵權謀」類的經典之作;<形>、<勢>與「兵形勢」類有關;<行軍>、<地形>、<九地>中的地形理論涉及古代的「兵陰陽」說;<火攻>說與「兵技巧」說有關。
由此看來《孫子兵法》一書即已包辦了古代兵書四門中的所有門類,但其核心則是前三篇中的「權謀」思想。
《孫子兵法》全部不過六千餘字,不但言簡意賅且富於哲理,其內容之精要處便在於「兵者,國之大事」、「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的思想,不僅透徹論述了戰爭理論的核心問題,並且發人深省,啟迪人們認識思索人類生活領域許多方面的矛盾現象。
孫武在吳國戎馬爭戰三十年,戰功卓著,名聲顯赫,當時諸侯各國無不曉孫子之威名,而其作品《孫子兵法》更是二千多年兵學思想的最著名、最傑出的經典之作。
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居於三不朽之首的立德,是如孔子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崇高,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地,而孫子退而求其次,以其彪炳之戰功與傳世之兵典,亦可算是達到立功與立言的地位。
附錄一:《孫子兵法》全文 【始計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期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
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作戰篇凡用兵之道,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遝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役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近于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則竭,財竭則急于兵役。
力屈財殫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矢弩,戟楯邁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謀攻篇】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閩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兩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故小敵之堅,大貶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三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顯縻軍。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
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軍形篇】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守則有餘。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古之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故善戰者先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而後求勝。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誄稱鎰。
勝者之戰,若決稻水于千刃之谿者,形也。
【兵勢篇】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終而復始,日月是也。
死而復生,四時是也。
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
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
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之也。
奇正相生,如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也。
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
勢如張弩,節如發機。
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也。
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
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
以利動之,以卒動之。
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
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虛實篇】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敵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微乎!
微乎!
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之所戰者,寡矣。
故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故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