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降清後,朝野對台灣的去留曾產生激烈的爭議,最後採取施琅的主張,台灣劃歸清廷統治,自此台灣設府,隸屬福建省,被統治長達二百一十二年。
清廷領台後,安平的地位一度被抑貶,改隸於鳳山縣。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五月台灣發生朱一貴事件。
全台幾乎淪沒,六月清廷派兵由鹿耳門登陸,安平居民及部隊官兵對登陸的清兵歡迎備至,為平定朱一貴事件幫助不少,清廷為表嘉許,於康熙六十一(西元1722年)年安平鎮改名效忠里。
安平收歸清廷後,依然為軍事重鎮,街市上官署林立。
康熙中葉,安平港的水道仍保持著港內寬衍,可泊千艘的良好功能。
嘉慶年間的台灣縣志已出現「貿易之船經此,巨舟不得入」的記載。
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的夏天有大風雨,造成曾文溪潰決,大量泥沙淤積於安平,台江竟成平陸。
安平與台南大約在此時連成陸地,因而影響安平作為軍事與商港的重要性及地位。
雍正九年(西元1731年),清廷重新釐訂疆界,安平再度劃歸台灣縣轄治。
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中英法天津條約簽訂,開郡城為通商口岸。
安平開港後,外國商人與傳教士大量而合法的移入,商務及行政機構不斷增加,如領事館跟外國洋行的建立,另外還有公館、病院、書樓等林立於安平仔街。
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安平海關設立。
自開港以來,各國勢力大肆擴展,而深深影響安平居民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因快速國際化接觸西洋文化;一方面因生活方式及文化習慣的差異,造成安平居民與外國人之間的各種紛爭衝突,而常常造成雙方的人員傷亡及貨物損傷。
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日本侵台爆發牡丹社事件。
事後,清廷派沈葆楨來台加強海防,沈葆楨因而建立了安平大砲台,也就是現今的億載金城。
在甲午戰爭日軍接收台灣前,安平大砲台曾發揮威力炮擊日艦。
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台灣籌備建省,劉銘傳將台灣俯改置台中,台南改置台南府,下轄安平縣,這樣的劃分持續到日本接收台灣。
軍事重鎮與宗教信仰:「海外丸地,不足為中國加廣」,因其「重洋形勢,與內地異」,使得初期清帝國禁止人民渡台,然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漢人仍頻頻渡台,而清政府為恐異於中國內地的台灣不服,便將強力的軍事安置台灣,另一方面清廷漸受西歐帝國主義的覬覦,望以此制「西夷」。
從發生朱一貴事件後,挑戰了清在台的統治威權,此後清朝便竭力抬出攻台天后興建官廟,來鞏固自己的政治象徵,而軍事觀念也轉化為「攻守並重」。
尤以台南為特,不僅布署勢態改為據地以禦外侮,守城營及擔任警備事物的塘堆數亦增加。
當時安平即設有台灣水師協,為水師重鎮。
由於兵勇全來自中國沿海輪調,為防其在台生根,三年一換,隻身來台不得攜帶妻及父母。
因此當時同鄉的各兵營就以原屬部隊為名,以奉祀神祇在安平建立廟館,成為連絡的聚會點,為安平五館「提標館、閩安館、金門館、海山館、烽火館」,後因軍紀廢弛敗壞,五館的功能也逐漸變質變壞,而終至沒落。
現今僅存海山館。
但不管五館或水師協,都是清廷官方防叛及鞏固帝國權力象徵的設備。
同時來到安平拓殖的漢人的信仰與聚落形式,在此進駐了整個安平地區。
大量移入的漢人漸分為六社:「海頭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妙壽宮社、十二宮社、灰窯尾社。
六社裡有不僅二十幾座廟宇並分別祭祀有主廟外,其民宅造型特殊,有低窄純僕的牆門,有富神祕色彩的辟邪劍獅,風格別具的照壁、刀劍屏,多采多姿的各種裝飾與辟邪物等,再加上座落於各鄰里間的廟宇及蜿蜒曲折的小巷,構成安平特殊的建築結構。
清治文學:清政府除加強台灣軍事外,不論官野均致力教學鼓勵,努力振興文學。
首任台灣知府蔣毓英大力振興文教,始設社學,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建安平縣儒學,時日既久,騷人墨客漸萃於斯。
其中以安平為題材的作品日益漸多。
參考資料
可以去買國中社會翰林版的自修或課本 是國一的喔! 也可以參考(http://contest.ks.edu.tw/~taiwan/main.htm)這個網址
安平古堡,安平老街,安平樹屋,安平追想曲,台南安平,安平老街設計,安平豆花,安平小吃,安平蜜餞,安平蝦餅安平,台灣,清廷,清領時期,朱一貴事件,沈葆楨, 咸豐,軍事,清廷領台,海山館
戒嚴令|國民革命軍|三一九槍擊案|美麗島|十三行文化|長濱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牡丹社事件|劉銘傳|馬關條約|鄭成功|二二八事件|中日甲午戰爭|林爽文|白色恐怖|施琅|新文學運動|三七五減租|朱一貴事件|獨立運動|動員戡亂時期|卑南文化|北埔事件|倒扁運動|去蔣化|臨時條款|中華民國|
新社花海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112106692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Blog,請留言給我,將立即移除。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