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物志一書,在說什麼期貨交易策略 人物志一書,在說什麼 魏晉時劉劭寫了一本書「人物志」,請指出此書的要旨為何?
人物志《人物志》魏.廣平劉邵撰。

《人物志》十三〈自序〉〈九徵〉〈體別〉〈流業〉〈材理〉〈材能〉〈利害〉〈接識〉〈英雄〉〈八觀〉〈七繆〉〈效難〉〈釋爭〉附錄:〈人物志簡介〉、〈劉邵傳〉。

〈自序〉  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

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

  是以,聖人著爻象則立君子小人之辭,敘《詩》志則別風俗雅正之業,制《禮》、《樂》則考六藝祇庸之德,躬南面則授俊逸輔相之材,皆所以達眾善而成天功也。

  天功既成,則並受名譽。

是以,堯以克明俊德為稱,舜以登庸二八為功,湯以拔有莘之賢為名,文王以舉渭濱之叟為貴。

由此論之,聖人興德,孰不勞聰明於求人,獲安逸於任使者哉!

  是故,仲尼不試無所援升,猶序門人以為四科,泛論眾材以辨三等。

又歎中庸以殊聖人之德,尚德以勸庶幾之論。

訓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為似之難保。

又曰:察其所安,觀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詳。

  是以敢依聖訓,志序人物,庶以補綴遺忘;惟博識君子,裁覽其義焉。

〈九徵〉  蓋人物之本,出乎情性。

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聖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凡有血氣者,莫不含元一以為質,稟陰陽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

苟有形質,猶可即而求之。

  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

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

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聰明者,陰陽之精。

陰陽清和,則中叡外明;聖人淳耀,能兼二美。

知微知章,自非聖人,莫能兩遂。

故明白之士,達動之機,而暗於玄慮;玄慮之人,識靜之原,而困於速捷。

猶火日外照,不能內見;金水內映,不能外光。

二者之義,蓋陰陽之別也。

  若量其材質,稽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體矣。

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

五物之實,各有所濟。

是故:  骨植而柔者,謂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質也。

  氣清而朗者,謂之文理;文理也者,禮之本也。

  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信之基也。

  筋勁而精者,謂之勇敢;勇敢也者,義之決也。

  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五質恒性,故謂之五常矣。

  五常之別,列為五德。

是故:  溫直而擾毅,木之德也。

  剛塞而弘毅,金之德也。

  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

  寬栗而柔立,土之德也。

  簡暢而明砭,火之德也。

  雖體變無窮,猶依乎五質。

故其剛柔、明暢、貞固之徵,著乎形容,見乎聲色,發乎情味,各如其象。

  故心質亮直,其儀勁固;心質休決,其儀進猛;心質平理,其儀安閑。

夫儀動成容,各有態度:直容之動,矯矯行行;休容之動,業業蹌蹌;德容之動,顒顒卬卬。

夫容之動作,發乎心氣;心氣之徵,則聲變是也。

夫氣合成聲,聲應律呂:有和平之聲,有清暢之聲,有回衍之聲。

夫聲暢於氣,則實存貌色,故: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

  夫色見於貌,所謂徵神。

徵神見貌,則情發於目。

故仁目之精,愨然以端;勇膽之精,曄然以彊;然皆偏至之材,以勝體為質者也。

故勝質不精,則其事不遂。

是故,直而不柔則木,勁而不精則力,固而不端則愚,氣而不清則越,暢而不平則蕩。

是故,中庸之質,異於此類:五常既備,包以澹味,五質內充,五精外章。

是以,目彩五暉之光也。

  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則窮理盡性。

性之所盡,九質之徵也。

  然則:平陂之質在於神,明暗之實在於精,勇怯之勢在於筋,彊弱之植在於骨,躁靜之決在於氣,慘懌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儀,態度之動在於容,緩急之狀在於言。

其為人也:質素平澹,中叡外朗,筋勁植固,聲清色懌,儀正容直,則九徵皆至,則純粹之德也。

九徵有違,則偏雜之材也。

  三度不同,其德異稱。

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為目;兼德之人,更為美號。

是故:兼德而至,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

具體而徵,謂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稱也。

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

一徵,謂之依似;依似,亂德之類也。

一至一違,謂之間雜;間雜,無恒之人也。

無恒、依似,皆風人末流;末流之質,不可勝論,是以略而不概也。

〈體別〉  夫中庸之德,其質無名。

故鹹而不鹼,淡而不[酉貴],質而不縵,文而不繢;能威能懷,能辨能訥;變化無方,以達為節。

是以抗者過之,而拘者不逮。

  夫拘抗違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

是故:厲直剛毅,材在矯正,失在激訐。

柔順安恕,每在寬容,失在少決。

雄悍傑健,任在膽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謹,失在多疑。

彊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論辨理繹,能在釋結,失在流宕。

普博周給,弘在覆裕,失在溷濁。

清介廉潔,節在儉固,失在拘扃。

休動磊落,業在攀躋,失在疏越。

沉靜機密,精在玄微,失在遲緩。

樸露徑盡,質在中誠,失在不微。

多智韜情,權在譎略,失在依違。

  及其進德之日,不止揆中庸,以戒其材之拘抗;而指人之所短,以益其失;猶晉楚帶劍,遞相詭反也。

是故:  彊毅之人,狠剛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順為撓,厲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難與入微。

  柔順之人,緩心寬斷,不戒其事之不攝,而以抗為劌,安其舒;是故,可與循常,難與權疑。

  雄悍之人,氣奮勇決,不戒其勇之毀跌,而以順為恇,竭其勢;是故,可與涉難,難與居約。

  懼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於為義,而以勇為狎,增其疑;是故,可與保全,難與立節。

  凌楷之人,秉意勁特,不戒其情之固護,而以辨為偽,彊其專;是故,可以持正,難與附眾。

  辨博之人,論理贍給,不戒其辭之汎濫,而以楷為繫,遂其流;是故,可與汎序,難與立約。

  弘普之人,意愛周洽,不戒其交之溷雜,而以介為狷,廣其濁;是故,可以撫眾,難與厲俗。

  狷介之人,砭清激濁,不戒其道之隘狹,而以普為穢,益其拘;是故,可與守節,難以變通。

  休動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靜為滯,果其銳;是故,可以進趨,難與持後。

  沉靜之人,道思迴復,不戒其靜之遲後,而以動為疏,美其懦;是故,可與深慮,難與捷速。

  樸露之人,中疑實□,不戒其實之野直,而以譎為誕,露其誠;是故,可與立信,難與消息。

(□=陷以石易阜)  韜譎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術之離正,而以盡為愚,貴其虛;是故,可與讚善,難與矯違。

  夫學所以成材也,恕所以推情也;偏材之性,不可移轉矣。

雖教之以學,材成而隨之以失;雖訓之以恕,推情各從其心。

信者逆信,詐者逆詐;故學不入道,恕不周物;此偏材之益失也。

〈流業〉  蓋人流之業,十有二焉:有清節家,有法家,有術家,有國體,有器能,有臧否,有伎倆,有智意,有文章,有儒學,有口辨,有雄傑。

  若夫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謂清節之家,延陵、晏嬰是也。

  建法立制,彊國富人,是謂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謂術家,范蠡、張良是也。

  兼有三材,三材皆備,其德足以厲風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術足以謀廟勝,是謂國體,伊尹、呂望是也。

  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其德足以率一國,其法足以正鄉邑,其術足以權事宜,是謂器能,子產、西門豹是也。

  兼有三材之別,各有一流。

  清節之流,不能弘恕,好尚譏訶,分別是非,是謂臧否,子夏之徒是也。

  法家之流,不能創思遠圖,而能受一官之任,錯意施巧,是謂伎倆,張敞、趙廣漢是也。

  術家之流,不能創制垂則,而能遭變用權,權智有餘,公正不足,是謂智意,陳平、韓安國是也。

  凡此八業,皆以三材為本。

故雖波流分別,皆為輕事之材也。

  能屬文著述,是謂文章,司馬遷、班固是也。

  能傳聖人之業,而不能幹事施政,是謂儒學,毛公、貫公是也。

  辯不入道,而應對資給,是謂口辯,樂毅、曹丘生是也。

  膽力絕眾,材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

  凡此十二材,皆人臣之任也。

  主德不預焉?主德者,聰明平淡,總達眾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

  是故,主道立,則十二材各得其任也:  清節之德,師氏之任也。

法家之材,司寇之任也。

術家之材,三孤之任也。

  三材純備,三公之任也。

三材而微,冢宰之任也。

  臧否之材,師氏之佐也。

  智意之材,冢宰之佐也。

  伎倆之材,司空之任也。

  儒學之材,安民之任也。

  文章之材,國史之任也。

  辯給之材,行人之任也。

  驍雄之材,將帥之任也。

  是謂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

若道不平淡,與一材同用好,則一材處權,而眾材失任矣。

〈材理〉  夫建事立義,莫不須理而定;及其論難,鮮能定之。

夫何故哉?蓋理多品而人異也。

夫理多品則難通,人材異則情詭;情詭難通,則理失而事違也。

  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說有三失,難有六構,通有八能。

  若夫天地氣化,盈虛損益,道之理也。

法制正事,事之理也。

禮教宜適,義之理也。

人情樞機,情之理也。

  四理不同,其於才也,須明而章,明待質而行。

是故,質於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見理,理足成家。

是故,質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質性警徹,權略機捷,能理煩速,事理之家也;質性和平,能論禮教,辯其得失,義禮之家也;質性機解,推情原意,能適其變,情理之家也。

  四家之明既異,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各有得失:  剛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論大體則弘博而高遠,歷纖理則宕往而疏越。

  抗厲之人,不能迴撓;論法直則括處而公正,說變通則否戾而不入。

  堅勁之人,好攻其事實;指機理則穎灼而徹盡,涉大道則徑露而單持。

  辯給之人,辭煩而意銳;推人事則精識而窮理,即大義則恢愕而不周。

  浮沉之人,不能沉思;序疏數則豁達而傲博,立事要則爁炎而不定。

  淺解之人,不能深難;聽辯說則擬鍔而愉悅,審精理則掉轉而無根。

  寬恕之人,不能速捷;論仁義則弘詳而長雅,趨時務則遲緩而不及。

  溫柔之人,力不休彊;味道則順適而和暢,擬疑難則濡懦而不盡。

  好奇之人,橫逸而求異;造權譎則倜儻而瑰壯,案清道則詭常而恢迂。

  此所謂性有九偏,各從其心之所,可以為理。

  若乃性不精暢,則流有七似:  有漫談陳說,似有流行者。

  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

  有迴說合意,似若讚解者。

  有處後持長,從眾所安,似能聽斷者。

  有避難不應,似若有餘,而實不知者。

  有慕通口解,似悅而不懌者。

  有因勝情失,窮而稱妙,跌則掎蹠,實求兩解,似理不可屈者。

  凡此七似,眾人之所惑也。

  夫辯,有理勝,有辭勝。

理勝者,正白黑以廣論,釋微妙而通之;辭勝者,破正理以求異,求異則正失矣。

  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雜。

同則相解,反則相非,雜則相恢。

故善接論者,度所長而論之;歷之不動則不說也,傍無聽達則不難也。

不善接論者,說之以雜、反;說之以雜、反,則不入矣。

善喻者,以一言明數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百言不明一意,則不聽也。

是說之三失也。

  善難者,務釋事本;不善難者,舍本而理末。

舍本而理末,則辭構矣。

  善攻彊者,下其盛銳,扶其本指以漸攻之;不善攻彊者,引其誤辭以挫其銳意。

挫其銳意,則氣構矣。

  善躡失者,指其所跌;不善躡失者,因屈而抵其性。

因屈而抵其性,則怨構矣。

  或常所思求,久乃得之,倉卒諭人;人不速知,則以為難諭。

以為難諭,則忿構矣。

  夫盛難之時,其誤難迫。

故善難者,徵之使還;不善難者,凌而激之,雖欲顧藉,其勢無由。

其勢無由,則妄構矣。

  凡人心有所思,則耳且不能聽。

是故,並思俱說,競相制止,欲人之聽己。

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則以為不解。

人情莫不諱不解,諱不解則怒搆矣。

  凡此六搆,變之所由興也。

然雖有變搆,猶有所得;若說而不難,各陳所見,則莫知所由矣。

  由此論之,談而定理者眇矣。

必也:聰能聽序,思能造端,明能見機,辭能辯意,捷能攝失,守能待攻,攻能奪守,奪能易予。

兼此八者,然後乃能通於天下之理,通於天下之理,則能通人矣。

不能兼有八美,適有一能,則所達者偏,而所有異目矣。

是故:  聰能聽序,謂之名物之材。

  思能造端,謂之搆架之材。

  明能見機,謂之達識之材。

  辭能辯意,謂之贍給之材。

  捷能攝失,謂之權捷之材。

  守能待攻,謂之持論之材。

  攻能奪守,謂之推徹之材。

  奪能易予,謂之貿說之材。

  通材之人,既兼此八材,行之以道,與通人言,則同解而心喻;與眾人言,則察色而順性。

雖明包眾理,不以尚人;聰叡資給,不以先人。

善言出己,理足則止;鄙誤在人,過而不迫。

寫人之所懷,扶人之所能。

不以事類犯人之所婟,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長。

說直說變,無所畏惡。

采蟲聲之善音,贊愚人之偶得。

奪與有宜,去就不留。

方其盛氣,折謝不吝;方其勝難,勝而不矜;心平志諭,無適無莫,期於得道而已矣,是可與論經世而理物也。

〈材能〉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猶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

愚以為此非名也。

夫能之為言,已定之稱;豈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謂能大而不能小,其語出於性有寬急;性有寬急,故宜有大小。

寬弘之人,宜為郡國,使下得施其功,而總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辦於己。

然則郡之與縣,異體之大小者也;以實理寬急論辨之,則當言大小異宜,不當言能大不能小也。

若夫雞之與牛,亦異體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

若以烹犢,則豈不能烹雞乎?故能治大郡,則亦能治小郡矣。

推此論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獨大小之謂也。

  夫人材不同,能各有異:有自任之能,有立法使人從之之能,有消息辨護之能,有德教師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譴讓之能,有司察紏摘之能,有權奇之能,有威猛之能。

  夫能出於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異。

是故:  自任之能,清節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冢宰之任;為國,則矯直之政。

  立法之能,治家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司寇之任;為國,則公正之政。

  計策之能,術家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三孤之任;為國,則變化之政。

  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冢宰之佐;為國,則諧合之政。

  行事之能,譴讓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司寇之佐;為國,則督責之政。

  權奇之能,伎倆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司空之任;為國,則藝事之政。

  司察之能,臧否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師氏之佐;為國,則刻削之政。

  威猛之能,豪傑之材也。

故在朝也,則將帥之任;為國,則嚴厲之政。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長於辦一官,而短於為一國。

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協五味;一國之政,以無味和五味。

又國有俗化,民有劇易;而人材不同,故政有得失。

是以:  王化之政,宜於統大,以之治小則迂。

  辨護之政,宜於治煩,以之治易則無易。

  策術之政,宜於治難,以之治平則無奇。

  矯抗之政,宜於治侈,以之治弊則殘。

  諧和之政,宜於治新,以之治舊則虛。

  公刻之政,宜於紏姦,以之治邊則失眾。

  威猛之政,宜於討亂,以之治善則暴。

  伎倆之政,宜於治富,以之治貧則勞而下困。

  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審也。

  凡此之能,皆偏材之人也。

故或能言而不能行,或能行而不能言;至於國體之人,能言能行,故為眾材之雋也。

人君之能異於此:故臣以自任為能,君以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能賞罰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眾材也。

〈利害〉  蓋人業之流,各有利害:  夫清節之業,著于儀容,發於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順而有化。

故其未達也,為眾人之所進;既達也,為上下之所敬。

其功足以激濁揚清,師範僚友。

其為業也,無弊而常顯,故為世之所貴。

  法家之業,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

其道前苦而後治,嚴而為眾。

故其未達也,為眾人之所忌;已試也,為上下之所憚。

其功足以立法成治。

其弊也,為群枉之所讎。

其為業也,有敝而不常用,故功大而不終。

  術家之業,出於聰思,待於謀得而章。

其道先微而後著,精而且玄。

其未達也,為眾人之所不識。

其用也,為明主之所珍。

其功足以運籌通變。

其退也,藏於隱微。

其為業也,奇而希用,故或沉微而不章。

  智意之業,本於原度,其道順而不忤。

故其未達也,為眾人之所容矣;已達也,為寵愛之所嘉。

其功足以讚明計慮。

其蔽也,知進而不退,或離正以自全。

其為業也,諝而難持,故或先利而後害。

  臧否之業,本乎是非,其道廉而且砭。

故其未達也,為眾人之所識;已達也,為眾人之所稱。

其功足以變察是非。

其蔽也,為詆訶之所怨。

其為業也,峭而不裕,故或先得而後離眾。

  伎倆之業,本于事能,其道辨而且速。

其未達也,為眾人之所異;已達也,為官司之所任。

其功足以理煩紏邪。

其蔽也,民勞而下困。

其為業也,細而不泰,故為治之末也。

〈接識〉  夫人初甚難知,而士無眾寡,皆自以為知人。

故以己觀人,則以為可知也;觀人之察人,則以為不識也。

夫何哉?是故,能識同體之善,而或失異量之美。

  何以論其然?  夫清節之人,以正直為度,故其歷眾材也,能識性行之常,而或疑法術之詭。

  法制之人,以分數為度,故能識較方直之量,而不貴變化之術。

  術謀之人,以思謨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而不識遵法之良。

  器能之人,以辨護為度,故能識方略之規,而不知制度之原。

  智意之人,以原意為度,故能識韜諝之權,而不貴法教之常。

  伎倆之人,以邀功為度,故能識進趣之功,而不通道德之化。

  臧否之人,以伺察為度,故能識訶砭之明,而不暢倜儻之異。

  言語之人,以辨析為度,故能識捷給之惠,而不知含章之美。

  是以互相非駁,莫肯相是。

取同體也,則接詒而相得;取異體也,雖歷久而不知。

  凡此之類,皆謂一流之材也。

若二至已上,亦隨其所兼,以及異數。

故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

二流之人,能識二流之美。

盡有諸流,則亦能兼達眾材。

故兼材之人,與國體同。

欲觀其一隅,則終朝足以識之;將究其詳,則三日而後足。

何謂三日而後足?夫國體之人,兼有三材,故談不三日,不足以盡之:一以論道德,二以論法制,三以論策術,然後乃能竭其所長,而舉之不疑。

  然則,何以知其兼偏而與之言乎?其為人也,務以流數,杼人之所長,而為之名目,如是兼也;如陳以美,欲人稱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偏也。

  不欲知人,則言無不疑。

是故,以深說淺,益深益異;異則相返,反則相非。

是故,多陳處直,則以為見美;靜聽不言,則以為虛空;抗為高談,則以為不遜;遜讓不盡,則以為淺陋;言稱一善,則以為不博;歷發眾奇,則以為多端;先意而言,則以為分美;因失難之,則以為不喻;說以對反,則以為較己;博以異雜,則以為無要。

論以同體,然後乃悅;於是乎有親愛之情、稱舉之譽。

此偏材之常失。

〈英雄〉  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

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此其大體之別名也。

  若校其分數,則牙則須,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後乃成。

何以論其然?夫聰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膽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

是故,英以其聰謀始,以其明見機,待雄之膽行之;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待英之智成之;然後乃能各濟其所長也。

  若聰能謀始,而明不見機,乃可以坐論,而不可以處事。

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慮變。

若力能過人,而勇不能行,可以為力人,未可以為先登。

力能過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斷事,可以為先登,未足以為將帥。

必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膽能決之,然後可以為英:張良是也。

氣力過人,勇能行之,智足斷事,乃可以為雄:韓信是也。

  體分不同,以多為目,故英雄異名。

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

故英可以為相,雄可以為將。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

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

英分少,則智者去之,故項羽氣力蓋世,明能合變,而不能聽采奇異,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高祖。

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歸之,兩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然則英雄多少,能自勝之數也。

徒英而不雄,則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則智者不歸往也。

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

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與雄。

能役英與雄,故能成大業也。

〈八觀〉  八觀者:  一曰觀其奪救,以明間雜。

  二曰觀其感變,以審常度。

  三曰觀其志質,以知其名。

  四曰觀其所由,以辨依似。

  五曰觀其愛敬,以知通塞。

  六曰觀其情機,以辨恕惑。

  七曰觀其所短,以知所長。

  八曰觀其聰明,以知所達。

  何謂觀其奪救,以明間雜?  夫質有至有違,若至勝違,則惡情奪正,若然而不然。

故仁出於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厲必有剛,有厲而不剛者。

  若夫見可憐則流涕,將分與則吝嗇,是慈而不仁者。

  睹危急則惻隱,將赴救則畏患,是仁而不恤者。

  處虛義則色厲,顧利慾則內荏,是厲而不剛者。

  然則慈而不仁者,則吝奪之也。

  仁而不恤者,則懼奪之也。

  厲而不剛者,則慾奪之也。

  故曰:慈不能勝吝,無必其能仁也;仁不能勝懼,無必其能恤也;厲不能勝慾,無必其能剛也。

是故,不仁之質勝,則伎力為害器;貪悖之性勝,則彊猛為禍梯。

亦有善情救惡,不至為害;愛惠分篤,雖傲狎不離;助善者明,雖疾惡無害也;救濟過厚,雖取人不貪也。

是故,觀其奪救,而明間雜之情,可得知也。

  何謂觀其感變,以審常度?  夫人厚貌深情,將欲求之,必觀其辭旨,察其應贊。

夫觀其辭旨,猶聽音之善醜;察其應贊,猶視智之能否也。

故觀辭察應,足以互相別識。

然則:論顯揚正,白也;不善言應,玄也;經緯玄白,通也;移易無正,雜也;先識未然,聖也;追思玄事,叡也;見事過人,明也;以明為晦,智也;微忽必識,妙也;美妙不昧,疏也;測之益深,實也;假合炫耀,虛也;自見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餘也。

  故曰:凡事不度,必有其故:憂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疢之色,亂而垢雜;喜色,愉然以懌;慍色,厲然以揚;妒惑之色,冒昧無常;及其動作,蓋並言辭。

是故,其言甚懌,而精色不從者,中有違也;其言有違,而精色可信者,辭不敏也;言未發而怒色先見者,意憤溢也;言將發而怒氣送之者,彊所不然也。

  凡此之類,徵見於外,不可奄違,雖欲違之,精色不從,感愕以明,雖變可知。

是故,觀其感變,而常度之情可知。

  何謂觀其至質,以知其名?  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則至質相發,而令名生矣。

是故,骨直氣清,則休名生焉;氣清力勁,則烈名生焉;勁智精理,則能名生焉;智直彊愨,則任名生焉。

集于端質,則令德濟焉;加之學,則文理灼焉。

是故,觀其所至之多少,而異名之所生可知也。

  何謂觀其所由,以辨依似?  夫純訐性違,不能公正;依訐似直,以訐訐善;純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過節。

故曰:直者亦訐,訐者亦訐,其訐則同,其所以為訐則異;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則同,其所以為宕則異。

  然則,何以別之?直而能溫者,德也;直而好訐者,偏也;訐而不直者,依也;道而能節者,通也;通而時過者,偏也;宕而不節者,依也;偏之與依,志同質違,所謂似是而非也。

是故,輕諾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無效,進銳似精而去速,訶者似察而事煩,詐施似惠而無終,面從似忠而退違,此似是而非者也。

  亦有似非而是者:有大權似姦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內明,博愛似虛而實厚,正言似訐而情忠。

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有似理訟,其實難別也。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得其實?故聽言信貌,或失其真;詭情御反,或失其賢;賢否之察,實在所依。

是故,觀其所依,而似類之質可知也。

  何謂觀其愛敬,以知通塞?  蓋人道之極,莫過愛敬。

是故,《孝經》以愛為至德,以敬為要道;《易》以感為德,以謙為道;《老子》以無為德,以虛為道;《禮》以敬為本;《樂》以愛為主。

然則,人情之質,有愛敬之誠,則與道德同體;動獲人心,而道無不通也。

然愛不可少於敬,少於敬,則廉節者歸之,而眾人不與。

愛多於敬,則雖廉節者不悅,而愛接者死之。

何則?敬之為道也,嚴而相離,其勢難久;愛之為道也,情親意厚,深而感物。

是故,觀其愛敬之誠,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何謂觀其情機,以辨恕惑?  夫人之情有六機:  杼其所欲則喜,不杼其所能則怨,以自代歷則惡,以謙損下之則悅,犯其所乏則婟,以惡犯婟則妒;此人性之六機也。

  夫人情莫不欲遂其志,故:烈士樂奮力之功,善士樂督政之訓,能士樂治亂之事,術士樂計策之謀,辨士樂陵訊之辭,貪者樂貨財之積,幸者樂權勢之尤。

  苟贊其志,則莫不欣然,是所謂杼其所欲則喜也。

  若不杼其所能,則不獲其志,不獲其志則戚。

是故:功力不建則烈士奮,德行不訓則正人哀,政亂不治則能者歎,敵能未弭則術人思,貨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幸者悲,是所謂不杼其能則怨也。

  人情莫不欲處前,故惡人之自伐。

自伐,皆欲勝之類也。

是故,自伐其善則莫不惡也,是所謂自伐歷之則惡也。

  人情皆欲求勝,故悅人之謙;謙所以下之,下有推與之意。

是故,人無賢愚,接之以謙,則無不色懌;是所謂以謙下之則悅也。

  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見其所長。

是故,人駮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謂駮其所乏則婟也。

  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惡,雖見憎未害也;若以長駮短,是所謂以惡犯婟,則妒惡生矣。

  凡此六機,其歸皆欲處上。

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不校則無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

小人則不然,既不見機,而欲人之順己。

以佯愛敬為見異,以遇邀會為輕。

苟犯其機,則深以為怨。

是故,觀其情機,而賢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何謂觀其所短,以知所長?  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

故:直之失也訐,剛之失也厲,和之失也懦,介之失也拘。

  夫直者不訐,無以成其直;既悅其直,不可非其訐;訐也者,直之徵也。

  剛者不厲,無以濟其剛;既悅其剛,不可非其厲;厲也者,剛之徵也。

  和者不懦,無以保其和;既悅其和,不可非其懦;懦也者,和之徵也。

  介者不拘,無以守其介;既悅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徵也。

  然有短者,未必能長也;有長者必以短為徵。

是故,觀其徵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長可知也。

  何謂觀其聰明,以知所達?夫仁者德之基也,義者德之節也,禮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帥也。

夫智出於明,明之於人,猶晝之待白日,夜之待燭火;其明益盛者,所見及遠,及遠之明難。

是故,守業勤學,未必及材;材藝精巧,未必及理;理義辨給,未必及智;智能經事,未必及道;道思玄遠,然後乃周。

是謂學不及材,材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

道也者,回復變通。

是故,別而論之:各自獨行,則仁為勝;合而俱用,則明為將。

故以明將仁,則無不懷;以明將義,則無不勝;以明將理,則無不通。

然則,苟無聰明,無以能遂。

故好聲而實不充則恢,好辯而禮不至則煩,好法而思不深則刻,好術而計不足則偽。

是故,鈞材而好學,明者為師;比力而爭,智者為雄;等德而齊,達者稱聖,聖之為稱,明智之極名也。

是故,觀其聰明,而所達之材可知也。

〈七繆〉  七繆:  一曰察譽有偏頗之繆,  二曰接物有愛惡之惑,  三曰度心有大小之誤,  四曰品質有早晚之疑,  五曰變類有同體之嫌,  六曰論材有申壓之詭,  七曰觀奇有二尤之失。

  夫采訪之要,不在多少。

然徵質不明者,信耳而不敢信目。

故:人以為是,則心隨而明之;人以為非,則意轉而化之;雖無所嫌,意若不疑。

且人察物,亦自有誤,愛憎兼之,其情萬原;不暢其本,胡可必信。

是故,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敗目。

故州閭之士,皆譽皆毀,未可為正也;交遊之人,譽不三周,未必信是也。

夫實厚之士,交遊之間,必每所在肩稱;上等援之,下等推之,苟不能周,必有咎毀。

故偏上失下,則其終有毀;偏下失上,則其進不傑。

故誠能三周,則為國所利,此正直之交也。

故皆合而是,亦有違比;皆合而非,或在其中。

若有奇異之材,則非眾所見。

而耳所聽采,以多為信,是繆於察譽者也。

  夫愛善疾惡,人情所常;苟不明賢,或疏善善非。

何以論之?夫善非者,雖非猶有所是;以其所是,順己所長,則不自覺情通意親,忽忘其惡。

善人雖善,猶有所乏;以其所乏,不明己長;以其所長,輕己所短;則不自知志乖氣違,忽忘其善。

是惑於愛惡者也。

  夫精欲深微,質欲懿重,志欲弘大,心欲嗛小。

精微所以入神妙也,懿重所以崇德宇也,志大所以戡物任也,心小所以慎咎悔也。

故《詩》詠文王:「小心翼翼」「不大聲以色。

」小心也;「王赫斯怒,以對于天下。

」志大也。

由此論之,心小志大者,聖賢之倫也;心大志大者,豪傑之雋也;心大志小者,傲蕩之類也;心小志小者,拘懦之人也。

眾人之察,或陋其心小,或壯其志大,是誤於小大者也。

  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無智而終無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為雋器者:四者之理,不可不察。

夫幼智之人,材智精達;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緒。

故文本辭繁,辯始給口,仁出慈恤,施發過與,慎生畏懼,廉起不取。

早智者淺惠而見速,晚成者奇識而舒遲,終暗者並困於不足,遂務者周達而有餘。

而眾人之察,不慮其變,是疑於早晚者也。

  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損害。

名利之路,在於是得;損害之源,在於非失。

故人無賢愚,皆欲使是得在己。

能明己是,莫過同體;是以偏材之人,交遊進趨之類,皆親愛同體而譽之,憎惡對反而毀之,序異雜而不尚也。

推而論之,無他故焉;夫譽同體、毀對反,所以證彼非而著己是也。

至于異雜之人,於彼無益,於己無害,則序而不尚。

是故,同體之人,常患於過譽;及其名敵,則尟能相下。

是故,直者性奮,好人行直於人,而不能受人之訐;盡者情露,好人行盡於人,而不能納人之徑;務名者樂人之進趨過人,而不能出陵己之後。

是故,性同而材傾,則相援而相賴也;性同而勢均,則相競而相害也;此又同體之變也。

故或助直而毀直,或與明而毀明。

而眾人之察,不辨其律理,是嫌於體同也。

  夫人所處異勢,勢有申壓:富貴遂達,勢之申也;貧賤窮匱,勢之壓也。

  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是故,達有勞謙之稱,窮有著明之節。

  中材之人,則隨世損益,是故,藉富貴則貨財充於內,施惠周於外;見贍者求可稱而譽之,見援者闡小美而大之,雖無異材,猶行成而名立。

處貧賤則欲施而無財,欲援而無勢,親戚不能恤,朋友不見濟,分義不復立,恩愛浸以離,怨望者並至,歸非者日多;雖無罪尤,猶無故而廢也。

故世有侈儉,名由進退:天下皆富,則清貧者雖苦,必無委頓之憂,且有辭施之高,以獲榮名之利;皆貧,則求假無所告,而有窮乏之患,且生鄙吝之訟。

是故:鈞材而進,有與之者,則體益而茂遂;私理卑抑,有累之者,則微降而稍退。

而眾人之觀,不理其本,各指其所在,是疑於申壓者也。

  夫清雅之美,著乎形質,察之寡失;失繆之由,恒在二尤。

二尤之生,與物異列:故尤妙之人,含精於內,外無飾姿;尤虛之人,碩言瑰姿,內實乖反。

而人之求奇,不可以精微測其玄機,明異希;或以貌少為不足,或以瑰姿為巨偉,或以直露為虛華,或以巧飾為真實。

是以早拔多誤,不如順次;夫順次,常度也。

苟不察其實,亦焉往而不失。

故遺賢而賢有濟,則恨在不早拔;拔奇而奇有敗,則患在不素別;任意而獨繆,則悔在不廣問;廣問而誤己,則怨己不自信。

是以驥子發足,眾士乃誤;韓信立功,淮陰乃震。

夫豈惡奇而好疑哉?乃尤物不世見,而奇逸美異也。

是以張良體弱而精強,為眾智之雋也;荊叔色平而神勇,為眾勇之傑也。

然則,雋傑者,眾人之尤也;聖人者,眾尤之尤也。

其尤彌出者,其道彌遠。

故一國之雋,於州為輩,未得為第也;一州之第,於天下為椳;天下之椳,世有優劣。

是故,眾人之所貴,各貴其出己之尤,而不貴尤之所尤。

是故,眾人之明,能知輩士之數,而不能知第目之度;輩士之明,能知第目之度,不能識出尤之良也;出尤之人,能知聖人之教,不能究之入室之奧也。

由是論之,人物之理妙,不可得而窮已。

〈效難〉  蓋知人之效有二難:有難知之難,有知之無由得效之難。

  何謂難知之難?人物精微,能神而明,其道甚難,固難知之難也。

是以眾人之察,不能盡備;故各自立度,以相觀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動作,或揆其終始,或揆其儗象,或推其細微,或恐其過誤,或循其所言,或稽其行事。

八者遊雜,故其得者少,所失者多。

是故,必有草創信形之誤,又有居止變化之謬;故其接遇觀人也,隨行信名,失其中情。

故:  淺美揚露,則以為有異。

  深明沉漠,則以為空虛。

  分別妙理,則以為離婁。

  口傳甲乙,則以為義理。

  好說是非,則以為臧否。

  講目成名,則以為人物。

  平道政事,則以為國體。

  猶聽有聲之類,名隨其音。

夫名非實,用之不效;故名猶口進,而實從事退。

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故名由眾退,而實從事章。

此草創之常失也。

故必待居止,然後識之。

  故居視其所安,達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與,窮視其所為,貧視其所取。

  然後乃能知賢否。

此又已試,非始相也。

所以知質未足以知其略,且天下之人,不可得皆與遊處。

或志趣變易,隨物而化:或未至而懸欲,或已至而易顧,或窮約而力行,或得志而從欲;此又居止之所失也。

由是論之,能兩得其要,是難知之難。

  何謂無由得效之難?上材己莫知,或所識者在幼賤之中,未達而喪;或所識者,未拔而先沒;或曲高和寡,唱不見讚;或身卑力微,言不見亮;或器非時好,不見信貴;或不在其位,無由得拔;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

是以良材識真,萬不一遇也;須識真在位識,百不一有也;以位勢值可薦致之宜,十不一合也。

或明足識真,有所妨奪,不欲貢薦;或好貢薦,而不能識真。

是故,知與不知,相與分亂於總猥之中;實知者患於不得達效,不知者亦自以為未識。

所謂無由得效之難也。

  故曰:知人之效有二難。

〈釋爭〉  蓋善以不伐為大,賢以自矜為損。

是故,舜讓于德而顯義登聞,湯降不遲而聖敬日躋;隙至上人而抑下滋甚,王叔好爭而終於出奔。

然則卑讓降下者,茂進之遂路也;矜奮侵陵者,毀塞之險途也。

  是以君子舉不敢越儀準,志不敢凌軌等;內勤己以自濟,外謙讓以敬懼。

是以怨難不在於身,而榮福通於長久也。

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是以在前者人害之,有功者人毀之,毀敗者人幸之。

是故,並轡爭先而不能相奪,兩頓俱折而為後者所趨。

由是論之,爭讓之途,其別明矣。

  然好勝之人,猶謂不然,以在前為速銳,以處後為留滯,以下眾為卑屈,以躡等為異傑,以讓敵為迴辱,以陵上為高厲。

是故,抗奮遂往,不能自反也。

夫以抗遇賢,必見遜下;以抗遇暴,必搆敵難。

敵難既搆,則是非之理必溷而難明;溷而難明則其與自毀何以異哉?且人之毀己,皆發怨憾,而變生舋也:必依託於事,飾成端末;其餘聽者,雖不盡信,猶半以為然也。

己之校報,亦又如之。

終其所歸,亦各有半信著於遠近也。

然則,交氣疾爭者,為易口而自毀也;並辭競說者,為貸手以自毆;為惑繆豈不甚哉?  然原其所由,豈有躬自厚責以致變訟者乎?皆由內恕不足,外望不已:或怨彼輕我,或疾彼勝己。

夫我薄而彼輕之,則由我曲而彼直也;我賢而彼不知,則見輕非我咎也。

若彼賢而處我前,則我德之未至也;若德鈞而彼先我,則我德之近次也。

夫何怨哉!

  且兩賢未別,則能讓者為雋矣;爭雋未別,則用力者為憊矣。

是故,藺相如以迴車決勝於廉頗,寇恂以不鬥取賢於賈復。

物勢之反,乃君子所謂道也。

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為伸,故含辱而不辭;知卑讓之可以勝敵,故下之而不疑。

及其終極,乃轉禍而為福,屈讎而為友;使怨讎不延於後嗣,而美名宣於無窮;君子之道,豈不裕乎!

  且君子能受纖微之小嫌,故無變鬥之大訟;小人不能忍小忿之故,終有赫赫之敗辱。

怨在微而下之,猶可以為謙德也;變在萌而爭之,則禍成而不救矣。

是故,陳餘以張耳之變,卒受離身之害;彭寵以朱浮之隙,終有覆亡之禍。

禍福之機,可不慎哉!

  是故,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讓為利銳,以自修為棚櫓;靜則閉嘿泯之玄門,動則由恭順之通路。

是以戰勝而爭不形,敵服而怨不搆。

若然者,悔吝不存于聲色,夫何顯爭之有哉?彼顯爭者,必自以為賢人,而人以為險詖者。

實無險德,則無可毀之義。

若信有險德,又何可與訟乎?險而與之訟,是柙兕而攖虎,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

《易》曰:「險而違者,訟。

訟必有眾起。

」《老子》曰:「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故,君子以爭途之不可由也。

  是以越俗乘高,獨行於三等之上。

何謂三等?  大無功而自矜,一等;有功而伐之,二等;功大而不伐,三等。

  愚而好勝,一等;賢而尚人,二等;賢而能讓,三等。

  緩己急人,一等;急己急人,二等;急己寬人,三等。

  凡此數者,皆道之奇、物之變也。

三變而後得之,故人莫能遠也。

夫唯知道通變者,然後能處之。

是故,孟之反以不伐獲聖人之譽,管叔以辭賞受嘉重之賜;夫豈詭遇以求之哉?乃純德自然之所合也。

  彼君子知自損之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為損,故一伐而並失。

由此論之,則不伐者伐之也,不爭者爭之也;讓敵者勝之也,下眾者上之也。

君子誠能睹爭途之名險,獨乘高於玄路,則光暉煥而日新,德聲倫於古人矣。

〈附錄〉〈人物志簡介〉  右(上)《人物志》三卷十二篇,魏.劉邵撰。

案:隋、唐〈經籍志〉篇第皆與今同,列于名家。

十六國時,燉煌劉[日丙]重其書,始作注解。

然世所傳本多謬誤,今合官私書校之,去其複重、附益之文,為定本,內或疑字,無書可證者,今據眾本皆相承傳,疑難輒意改云。

愚謂明砭都無意義,自東晉諸公草書啟字為然,疑為簡暢而明啟耳。

文寬夫題。

(取自世界書局《人物志》後注文。

)〈劉邵傳〉(劉劭)〈三國志.魏書.劉劭〉:  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人也。

建安中,為計吏,詣許。

太史上言:「正旦當日蝕。

」劭時在尚書令荀彧所,坐者數十人,或云當廢朝,或云宜卻會。

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猶占水火,錯失天時。

禮記曰諸侯旅見天子,及門不得終禮者四,日蝕在一。

然則聖人垂制,不為變異豫廢朝禮者,或災消異伏,或推術謬誤也。

」彧善其言。

敕朝會如舊,日亦不蝕。

[一][一] 晉永和中,廷尉王彪之與揚州刺史殷浩書曰:「太史上元日合朔,談者或有疑,應卻會與不?昔建元元年,亦元日合朔,庾車騎寫劉孔才所論以示八座。

于時朝議有謂孔才所論為不得禮議,荀令從之,是勝人之一失也。

何者?禮云,諸侯旅見天子,入門不得終禮而廢者四:太廟火,日蝕,后之喪,雨霑服失容。

尋此四事之指,自謂諸侯雖已入門而卒暴有之,則不得終禮。

非為先存其事,而徼倖史官推術錯謬,故不豫廢朝禮也。

夫三辰有災,莫大日蝕,史官告譴,而無懼容,不脩豫防之禮,而廢消救之術,方大饗華夷,君臣相慶,豈是將處天災罪己之謂?且檢之事實,合朔之儀,至尊靜躬殿堂,不聽政事,冕服御坐門闥之制,與元會禮異。

自不得兼行,則當權其事宜。

合朔之禮,不輕於元會。

元會有可卻之準,合朔無可廢之義。

謂應依建元故事,卻元會。

」浩從之,竟卻會。

  御史大夫郗慮辟劭,會慮免,拜太子舍人,遷祕書郎。

黃初中,為尚書郎、散騎侍郎。

受詔集五經群書,以類相從,作皇覽。

明帝即位,出為陳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稱之。

徵拜騎都尉,與議郎庾嶷、荀詵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論。

遷散騎常侍。

時聞公孫淵受孫權燕王之號,議者欲留淵計吏,遣兵討之,劭以為「昔袁尚兄弟歸淵父康,康斬送其首,是淵先世之效忠也。

又所聞虛實,未可審知。

古者要荒未服,脩德而不征,重勞民也。

宜加寬貸,使有以自新。

」後淵果斬送權使張彌等首。

劭嘗作趙都賦,明帝美之,詔劭作許都、洛都賦。

時外興軍旅,內營宮室,劭作二賦,皆諷諫焉。

  青龍中,吳圍合肥,時東方吏士皆分休,征東將軍滿寵表請中軍兵,并召休將士,須集擊之。

劭議以為「賊眾新至,心專氣銳。

寵以少人自戰其地,若便進擊,不必能制。

寵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以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騎三千,軍前發,揚聲進道,震曜形勢。

騎到合肥,疏其行隊,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賊後,擬其歸路,要其糧道。

賊聞大軍來,騎斷其後,必震怖遁走,不戰自破賊矣。

」帝從之。

兵比至合肥,賊果退還。

  時詔書博求眾賢。

散騎侍郎夏侯惠薦劭曰:「伏見常侍劉劭,深忠篤思,體周於數,凡所錯綜,源流弘遠,是以群材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焉。

故性實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靜之人慕其玄虛退讓,文學之士嘉其推步詳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數精比,意思之士知其沈深篤固,文章之士愛其著論屬辭,制度之士貴其化略較要,策謀之士贊其明思通微,凡此諸論,皆取適己所長而舉其支流者也。

臣數聽其清談,覽其篤論,漸漬歷年,服膺彌久,實為朝廷奇其器量。

以為若此人者,宜輔翼機事,納謀幃幄,當與國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

惟陛下垂優游之聽,使劭承清閒之歡,得自盡於前,則德音上通,煇燿日新矣。

」[一][一] 臣松之以為凡相稱薦,率多溢美之辭,能不違中者或寡矣。

惠之稱劭云「玄虛退讓」及「明思通微」,近於過也。

  景初中,受詔作都官考課。

劭上疏曰:「百官考課,王政之大較,然而歷代弗務,是以治典闕而未補,能否混而相蒙。

陛下以上聖之宏略,愍王綱之弛頹,神慮內鑒,明詔外發。

臣奉恩曠然,得以啟矇,輒作都官考課七十二條,又作說略一篇。

臣學寡識淺,誠不足以宣聖旨,著定典制。

」又以為宜制禮作樂,以移風俗,著樂論十四篇,事成未上。

會明帝崩,不施行。

正始中。

執經講學,賜爵關內侯。

凡所選述,法論、人物志之類百餘篇。

卒,追贈光祿勳。

子琳嗣。

參考資料 http://ef.cdpa.nsysu.edu.tw/ccw/06/peopeo2.htm

張愛玲|成語|陶淵明|龍族|千字文|修辭|言情小說|寓言|儒林外史|家|字典|西遊記|西廂記|聊齋志異|徐志摩|水滸傳|李白|朱自清|散文|三字經|紅樓夢|典故|詩|十二金釵|三十六計|唐詩|人間詞話|三國志|三國演義|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4121600494 期貨交易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網路知識收集中心 的頭像
    網路知識收集中心

    網路知識收集中心

    網路知識收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