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沿名,不究其 實。
」的牢騷語。
在遼代初期確實以南面官和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按南北面官分設北樞密院與南樞密院。
北樞密院掌軍,南樞密院唯管士人遷調,為吏部職。
但在遼取得燕雲十六州之後官制有了些變動。
~節錄遼史~ 遼 國 官 制 , 分 北 、南 院 。
北 面 治 宮 帳 、 部 族 、 屬 國 之 政 , 南 面 治 漢 人 州 縣、 租 賦 、 軍 馬 之 事 。
因 俗 而 治 , 得 其 宜 矣 。
初 , 太 祖 分 迭 剌 夷 離 菫 為 北 、 南 二 大 王 , 謂 之 北、 南 院 。
宰 相 、 樞 密 、 宣 徽 、 林 牙 , 下 至 郎 君 、 護 衛 ,皆 分 北 、 南 , 其 實 所 治 皆 北 面 之 事 。
語 遼 官 制 者 不 可 不辨 。
但是,遼佔領幽雲十六州地後,設漢人樞密院,統幽雲十六州漢人軍馬,隸屬南院大王。
也有史料稱北樞密院專掌契丹軍馬、南樞密院專掌漢人軍馬,與原來的建制確有不同。
以同一本遼史來看,其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有記載南苑大王的及其配屬官員制度:南 大 王 院 。
分 掌 部 族 軍 民 之 政 。
南 院 大 王 。
知 南 院 大 王 事 。
南 院 太 師 。
南 院 太 保 。
天 慶 八 年 , 省 南 院 太 保 。
南 院 司 徒 。
南 院 司 空 。
南 院 郎 君 。
南 院 都 統 軍 司 。
掌 南 院 從 軍 之 政 令 。
南 院 統 軍 使 。
南 院 副 統 軍 使 。
南 院 統 軍 都 監 。
南 院 詳 穩 司 。
掌 南 院 部 族 軍 馬 之 政 令 。
南 院 詳 穩 。
南 院 都 監 。
南 院 將 軍 。
南 院 小 將 軍 。
南 院 都 部 署 司 。
掌 南 院 部 族 軍 民 之 事 。
南 院 都 部 署 。
南 院 副 部 署 。
蕭峰任南院大王,算是頂大的官銜了。
不過,金庸倒也錯寫耶律洪基這個人物。
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遼國第八位皇帝(1055年—1101年在位),在位長達47年。
道宗繼位後,封皇叔宗元為皇太叔,清寧二年又加天下供馬大元帥。
四年又賜金卷等,極盡榮寵。
但宗元始終有謀奪帝位的意圖,在清寧九年(1063)七月,宗元聽從兒子的勸說,發動叛亂,自立為帝,未幾被道宗所平,宗元自盡。
史稱灤河之亂。
~這個就是蕭峰崛起的由來。
當時耶律洪基才31歲,正是英年不會像電視裡演出的人物,這般「蒼老」。
年齡與蕭峰相若確實可以稱兄道弟。
(耶律洪基可能年紀較小)另外,耶律洪基在位期間,遼政治腐敗,國勢逐漸衰落。
道宗並沒有進行改革圖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這時地主官僚急劇兼併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聲載道。
實在很難與金庸故事中的人物做聯想...
被封為南院大王
大概是因為遼王想要利用他絕世武功來助他打天下吧
雖然遼大王很想跟蕭峰作好兄弟
但又很想利用他來幫他征服中土
蕭峰本身意願又是屬於自由型的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情義難兩全吧
另外阿紫的因素
也是為了讓阿紫有個棲身之所吧
所以才答應的
而且南院大王所擁有的權力也是很高的
可以藉此來讓阿紫比較安全
比較不會被星宿派的人追殺
星宿派的人這麼毒辣
所使出的武功和殺人手法
都是蕭峰所不恥的
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想要接受的吧
利用他來幫他征服中土
蕭峰本身意願又是屬於自由型的
所以我覺 …[ 詳讀全文 ]
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07042500138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Blog,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